黄金策

04September

11:19 AM

黄金策

52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6

“爻遇令星,物难我害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
✍爻遇令星,按照古籍的注解,是指“四时月令之辰”,即指卦中的爻刚好逢月令。这句话意思是说,卦中之爻不管其或动或静,只要爻临月令,就是爻得旺相之征兆,即使卦中见有对其构成刑、冲、克、害的动爻,也伤害不了它令它变衰败。故说“亦是得时健旺之星。虽见刑冲克害,不能挫其势”。而熟悉传统六爻作用体系的学者都清晰,能全面影响卦中之爻的,不仅有月令,同时还有日令,合称为“日月组合”,所以爻遇令星,应该扩展理解为,既可以指月令,也可以指日令。《黄金策》这句话,对古代六爻的主流立论影响深远,古人一直以月令与日辰视为“万卜之提纲”,其对卦中目标爻的作用,甚至超过了动兆。当卦中的用神世爻,同时面临日、月、动、变作用的时候,逐一机械统计旺衰绝对数量之余,一旦综合比对出现总体平衡,例如日月令爻旺相,而动变使爻衰败,往往更加倾向于日月的作用方向加以判定,更别提如若爻临月令或日令,那么动变元素更加克伤不它了,因此出现以上“爻遇令星,物难我害”的既往论调。

全文浏览

22August

3:04 PM

黄金策

81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5

“并不并、冲不冲,因多字眼;刑非刑、合非合,为少支神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✍《黄金策》这段描述,正如某书古注所言:“卦爻即成,未免有合并刑冲类。然多一字,则不成其名;而少一字,亦不成其名也”。多一字,是专门针对卦中两元素所组成的“合、并、刑、冲”而言,例如亥寅相合、午午相并、子卯相刑、丑未相冲等等。意思是说,卦中两元素原本构成了“合、并、刑、冲”,倘若又多出其中一个字,则又合并刑冲不成了,不成的原因乃是“多字眼”。至于少一字,则是专门针对卦中三元素所组成的“合、并、刑、冲”,例如亥卯未三合、巳申寅三刑等等。这类原本由三个元素组合而成的特殊格局,却因为其中缺少一个元素支撑,又不成格局了,不成的原因乃是“少支神”。

全文浏览

26June

1:25 PM

黄金策

190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4

别衰旺以明克合,辨动静以定刑冲。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✍《黄金策》这段描述,大框架无疑是正确的,它特别重申了爻之动静与旺衰,与其生克权之间的关系,成为六爻常用分析的主要思维手段。但古代六爻理论,对用于定性层面的理论比较宽泛,生克冲合刑害墓扶,什么作用方式都可以论,理论的过于粗线条反而影响了分析效率。放在当今相对成熟的六爻体系,起码相刑、相害概念在定性层面基本不用,拱扶的概念在定性层面,也仅限于日月令对卦中之爻可论,古代于卦中动兆也论拱扶的说辞,实践已经证明无效,逐渐被“间爻阻隔”或“同类竞争”等卦意定义所覆盖。因此这段话若修缮为“辨动静、别衰旺,以明生克冲合”可能更为贴切实用。

全文浏览

26June

1:23 PM

黄金策

198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3

“贪生贪合,刑冲克害皆忘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✍古代六爻对于"刑冲克害",皆视之为凶恶之神。《黄金策》该原文的寓意,认为如果卦中动变爻出现了相刑、相冲、相克、相害的同时,又出现相生、相合的同步信息,那么首先应论生合,而不再论刑冲克害了。但这只是一个很粗线条的概要性论点,实际具体应该怎样模式去相生、相合却没有提。导致之后的相关研究古籍,举例的时候似乎有点乱点鸳鸯谱。例如《卜筮全书》的举例说明:“假如世坐子,而动出卯字,此正无礼刑,本为凶兆;如得傍爻动出戌字,则卯贪戌合,不暇刑子,此贪合忘刑之例也”。但世爻若为子水,旁爻若为戌土发动,那岂不是论动爻克世更直截了当?若指的是旁之动爻变出戌土,按照变爻只针对自身动爻的卦理,两处变爻可以直接论彼此相合?这就更没道理了。再看此古籍另一举例:“又如用临巳字,动出亥字,亥本冲巳;若得动出亥、卯字,则亥水贪生卯木,不暇冲于巳矣。此乃贪生忘冲之例”。用神巳火变出亥水回头克,当论克中带冲,但若同时又有卯木发动,卯木相生巳火,巳火就不再被变爻亥水冲克了吗?现实情况肯定不是这样,变爻亥水依然会直接冲克用神巳火。如果对古籍这种解读认真了,易学怎么可能获得实质进步。

全文浏览

18April

1:31 PM

黄金策

212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2

“有助有扶,衰弱休囚亦吉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✍古代六爻关于"旺相休囚"之描述,其实特定是指月令(月建)的旺衰状态。所以《黄金策》此句段话中的陷入“衰弱休囚”应该指的是月令。这样大概意思就明白了,卦中之爻虽然在月令上陷入了衰败状态,但能影响卦爻之旺衰的不只有月建,还有日辰、动变之爻,都可以同时作用卦爻,所以“有助有扶”应该是指向月令之外的日辰及动变元素。它们对爻形成扶助旺相,抵消了爻在月令上的衰弱态势。但对古籍于此段话的解释我却不苟同:“主事爻无气,本为不美;喜得日辰、动爻、月建生扶合并,则虽无气,不作衰弱论。但忌爻无气,则不可扶也”,似乎是说“衰弱休囚”另有所指,竟把六爻前身“京房易”的卦气论给扯进来了,而且还双标对待用神与忌神的旺衰评判,这就很有点画蛇添足徒增其乱的意味了。

全文浏览

27March

12:26 PM

黄金策

228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1

“带旺匪空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 

✍《黄金策》这句的“空”,指的应是卦中旬空之爻。而“旺”,按古籍相关的注解:“旺者,旺相爻也。谓春月木旺火相,夏月火旺土相,秋月金旺水相,冬月水旺木相,四季之月,土旺金相”。意思说是卦中之爻在月令上的四时旺相。古代六爻往往把爻之旬空,视同为不利定性,“带旺匪空”则是指旬空的爻一旦得到月令旺相,就不算作落入空亡不利,正如古书上所言“此爻空亡,不作空论”。此乃我们现代六爻理论关于“真空”与“假空”定性套路的雏形阐述。 

全文浏览

22March

2:45 PM

黄金策

235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0

“入墓难克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 

✍入墓,是纳甲六爻之中一个很常用的学术概念,在定性层面自古就有“三墓”的说法,指的是动墓、化墓与日墓。《黄金策》这句话,其寓意属于高度概括,从现代六爻的理论角度看,这话又对又不对,古人的六爻理论体系,并没有划分出清晰的分析层面,如果把它视为定性层面的套路规则,清代《增删卜易》之中已有阐述,“入墓难克”基本上是错误的。古人书籍对此还注解:“墓者,滞也。动爻遇之,亦沉滞而不能脱洒矣。且如寅为主象,而卦中动出酉字、丑字,本嫌酉金克伤寅木,喜得丑乃金之墓库,则酉贪入墓,而寅木不为其所伤矣”。意思就是说,假设把卦中寅木看为作用对象,卦中酉金与丑土同时发动,本来酉金的方向是克伤寅木,由于金墓的丑土也发动了,于是酉金被丑土收入墓了,不能克寅木,寅木因此躲过一劫。这个分析思路放到现代六爻则完全错误,正路的定性分析思维应该是:丑土发动相生发动的酉金,土金联动聚力到一块重伤寅木。因为“墓”属于长生十二宫的其中一个构成元素,它在卦中的旺衰作用必须从于生克卦理,辰土为水爻之墓库,但同时辰土又克水爻。丑土为金爻墓库,但同时丑土也生金爻。故而定性上出现辰土针对亥水子水的动变,一般只论相克。同样道理,定性上出现丑土针对申金酉金的动变,一般只论相生。所以有之上丑土、酉金联动的理论说道。

全文浏览

12March

10:45 AM

黄金策

420 次浏览

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(9)

“动值合而绊住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 

✍透过《黄金策》这句话,可以觅见传统纳甲六爻于定性层面的一种常用理论,这种理论叫“三绊”,具体指的是:卦中动爻与其他动爻相合,称之为“动绊”。卦中动爻与其变爻相合,称之为“化绊”。卦中动爻与日辰相合,称之为“日绊”。此理论从古代一直延用至今,是六爻定性层面必须学习的常用基础套路之一。 

✍但古籍对于这句话的注解,可能与实践不足相关,却过于武断。古籍认为“动若有合,则绊住而不能动矣,故虽动亦作静爻论之”,意思是说动爻只要被动爻、变爻、日令合绊住,就不能发动了,在定性层面等于没动一样,“故凡所忌之爻动而合住,则不成凶;所喜之爻动而合住,则不济事”,所以忌神发动被合绊则不凶,原神发动被合绊反而不济。从现代成熟的六爻“三绊”理论体系看,这种描述只答对了一半,皆因三绊理论在定性层面,有分“真绊”与“假绊”(详见《古筮真诠》三绊章),只有定义为“真绊”的情形,在定性层面被合绊的动爻,才如以上古籍所言那样,爻真正被绊住不能动了,动生而不能生、动克而不能克。一旦被定义为“假绊”,则在定性层面必须按正常动爻看待,到了应期细节层面才论拖延绊住。 

全文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