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之11

27March

12:26 PM

50 次浏览

0 条评论

“带旺匪空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 

✍《黄金策》这句的“空”,指的应是卦中旬空之爻。而“旺”,按古籍相关的注解:“旺者,旺相爻也。谓春月木旺火相,夏月火旺土相,秋月金旺水相,冬月水旺木相,四季之月,土旺金相”。意思说是卦中之爻在月令上的四时旺相。古代六爻往往把爻之旬空,视同为不利定性,“带旺匪空”则是指旬空的爻一旦得到月令旺相,就不算作落入空亡不利,正如古书上所言“此爻空亡,不作空论”。此乃我们现代六爻理论关于“真空”与“假空”定性套路的雏形阐述。 

✍实际上,关于爻旬空定性为不利的学术质疑,清代《增删卜易》经过反复实践就发现:“动不为空、变不为空”。爻只要出现动变,即使动爻旬空、变爻旬空,也依然能产生方向性作用。发展到现代的六爻成型理论,则已经成功总结出一套完整应用于定性层面的“真空”与“假空”定义,定义为假空身份的爻,依然作为有力、有用、旺相之爻对待,只有定义为真空的爻,才作为不利信息解读。其中定性层面对爻的“假空”定义,既包括了增书所总结的动变之空爻为“假空”,也涵盖了《黄金策》“带旺匪空”这句话的寓意,只不过理解上扩充为:于日月总体旺相的安静空爻也属于“假空”,由此有了吉凶层面“动变不为空、静旺不为空”的六爻实用口诀。 

✍这里顺带一提,古代六爻并没有清晰发掘出不同的分析层面,原来六爻相同的理与象,可以在不同分析层面,有着各自不同的学术解释。所以当《黄金策》作出“带旺匪空”的纲领性描述,古书注解这种情形不应作为空亡利差解释了,但又觉得卦爻既然有旬空之象,时空上它总是要应“空”的,于是又为此打补丁:“虽日下见阻,过旬则成”,“旺相空亡过一旬,谓值过此一旬则不空,而谋事始成矣”。如果象当今《古筮真诠》那样,把卦象分析分为吉凶定性、应期细节两个分析层面,那解释思路就更加平滑顺畅了:在吉凶定性层面,定义为假空之爻,就当它没旬空看待即可,只有定义为真空之爻,才是不利方向解读。到了应期细节层面,所有的旬空之爻都一律视为空象,可作为目前尚未发生的现状信息解读,也可据该旬空信息,按照冲空或填实出空的应期分析,推算事件的大概发生时段。


作者:朱辰彬


留言评论
称呼
邮箱
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