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动值合而绊住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✍透过《黄金策》这句话,可以觅见传统纳甲六爻于定性层面的一种常用理论,这种理论叫“三绊”,具体指的是:卦中动爻与其他动爻相合,称之为“动绊”。卦中动爻与其变爻相合,称之为“化绊”。卦中动爻与日辰相合,称之为“日绊”。此理论从古代一直延用至今,是六爻定性层面必须学习的常用基础套路之一。
✍但古籍对于这句话的注解,可能与实践不足相关,却过于武断。古籍认为“动若有合,则绊住而不能动矣,故虽动亦作静爻论之”,意思是说动爻只要被动爻、变爻、日令合绊住,就不能发动了,在定性层面等于没动一样,“故凡所忌之爻动而合住,则不成凶;所喜之爻动而合住,则不济事”,所以忌神发动被合绊则不凶,原神发动被合绊反而不济。从现代成熟的六爻“三绊”理论体系看,这种描述只答对了一半,皆因三绊理论在定性层面,有分“真绊”与“假绊”(详见《古筮真诠》三绊章),只有定义为“真绊”的情形,在定性层面被合绊的动爻,才如以上古籍所言那样,爻真正被绊住不能动了,动生而不能生、动克而不能克。一旦被定义为“假绊”,则在定性层面必须按正常动爻看待,到了应期细节层面才论拖延绊住。
✍对于此六爻“三绊”理论,主要注意的知识点包括,三绊理论在定性层面,并不包含动爻被月令合绊,“月绊”概念只存在应期细节层面,而不存在于定性层面。此外三绊理论的合,指的是爻之六合,爻与爻相合有生合、克合、纯合之分,在定性层面“日绊”不用考虑这种区分,但“动绊”与“化绊”,则有这三类区别,例如子水发动与发动的丑土相合,对于丑土来讲叫纯粹的动绊,但对子水来说除了动绊也论受克。又如未土变出午火,除了论化绊,同时也论午火回头生。从古籍注解上看,似乎将“动值合而绊住”这句话,不仅适用于爻之六合,也同样适用于三合局,对此我明确持反对意见,三合局作为另一种六爻常用基础理论,虽然在个别卦中或有论绊,但三合局理论本身并非以合绊为主要特征,不应与此混为一谈。
✍事实上,只要六爻研究经验总结足够丰富,就会发现即使同一个理论特征,在不同的分析层面,都具有不同的独特易理语言表达。就拿动爻逢日绊、动绊、化绊来说,在定性层面它可以看作是真绊或假绊,到了应期层面可以据此拿捏相关应期,到了细节层面可以视之为另兆信息,到了对轨分析,则可以看作是“当前尚未发生”的现状看待。由此可见,将卦象切割为不同分析层面之后,相同的信息特征,在不同层面的寓意立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了。
“静得冲而暗兴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✍通过《黄金策》这句话,让我们了解纳甲六爻一个通用性理论:“暗动”与“日破”。正如古书所言,就算占得六个爻都不动之卦,也不要以为这卦必定安静无动了,若有日辰相冲卦中之爻,那么该爻即使没发动没变爻,也将被视为动态。按照《增删卜易》“动必有因”的理论思维,动态之爻往往是一卦之中的定性重心信息,不管是有用之动、无用之动、暗动或日破都是。
✍当然,不是所有被日辰相冲的卦中静爻,就一律被视为暗动,静爻受日冲,即被冲动,但冲动的效果,有分为冲起暗动、冲散日破的两种不同定义,自古对受日冲之静爻,何为暗动、何为日破,一直没有一个统一说法,概念模糊众说纷纭,直到《古筮真诠》通过系统总结,在其第22章(系统性暗动理论),详细列明了定性层面属于“暗动”(暗兴)的六种情形:1月令旺相、2月令有气、3冲空即实、4动爻生旺、5用趋世旺、6动爻日冲。其余的日冲模式在定性层面皆属“日破”。还详细说明了暗动的几种现实寓意,变爻受日冲的可能状态等等。
✍古代对于《黄金策》这句话的注解,也谈到了暗动的另外一种表现,“天玄赋以为逢冲暗动,但不可只以日辰取之,有旺动之爻亦能冲起”。意思是说,不仅只有日辰相冲卦中静爻可形成暗动,卦中旺动之爻也能冲起卦中的静爻,使之暗动。理论上确实卦中发动之爻,也可以冲动卦中安静之爻,不过我认为,发动之爻无须在日月旺相,只要不是动而变废的无用动爻,它就可以去冲动卦中静爻,使其形成暗动或日破。当然前提是,受动爻所冲动的一般静爻,它应有针对用神或世爻的明确目标动向,这样条件下,卦中动爻才会尝试去冲动卦中静爻,以求达到变相影响用事爻之目的。
作者:朱辰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