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逐句解读(8)

24January

12:31 PM

263 次浏览

0 条评论

“自空化空,必成凶咎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✍《黄金策》这段话,若照搬古书上的注解“若世身主象,无故而自入于空;或发动而入于空者;皆为大凶之兆,作事不利。惟忌爻见之反吉”,那么说古人观点,世爻用神安静旬空、或发动旬空,都是大不利的定性,但忌神旬空反而有利。这个简单粗暴的学术观点显然经不起推敲,《增删卜易》之中就通过实占举例说明,批驳了此种理论实属严重误导。让我们后来六爻易学者对“自空化空,必成凶咎”之说法心存警惕,本人经过大量实践验证之后,则完全赞同《增删卜易》的反对观点。

✍对此本人的学术观点是,在定性层面,安静的世爻或用神,不管是否无故旬空,都不能单凭世用旬空的信息就盲目判凶, 必须仔细分析安静世用,其于日辰、月建、动爻的整体旺衰,综合定义其处于"真空"或“假空”。若旬空的世用只受日月影响,得日月综合旺相条件下就不论凶。若旬空世用受动爻直接生旺的,也不论凶。

✍如果发动的世爻、用神旬空,甚至包括卦中所有动变之爻出现旬空,在定性层面上,一般可以直接忽略掉这个空亡信息,正如《增删卜易》里的观点“动不为空、化不为空”,定性层面当它们不空看待即可。这说明在动变状态下的世爻、用神、忌神空亡,根本左右不了利弊定性,更谈不上大凶之兆。《古筮真诠》的旬空章对此就有详细阐述。

✍古籍注解里,还提到“惟忌爻见之反吉”,意思说一卦当中,若见有能直接影响世用的元素出现空亡,譬如月建旬空、静卦中的忌神旬空、动变出现忌神旬空,凭此就可以反断为吉利,这也属于简单粗暴的误导观点。本人则认为,旬空忌神出现在动爻变爻,定性层面它照样能损伤世用。月建若见空亡,也依然不改它对卦中之爻破克休囚的直接作用,何来的反吉定义。

✍更有一些依赖旬空定义的短期性质特殊事项,例如古筮一直流传下来的经验教条,就有类似近病用神旬空即痊愈,问行人世用旬空即回,子孙官鬼空亡干预短期忧患吉凶等等,怎能单单凭借世用旬空,就盲目一切断凶。

“刑合克合,终见乖淫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✍《黄金策》这段话,合是指六合,刑是指三刑。从古籍注解上看,似乎铁定将合者视为利好,而合中带刑带克,就变不好了。我们看看六合的组成:子丑合、亥寅合、卯戌合、辰酉合、巳申合、午未合,共六对。其中可能构成合克的组合,包括子丑合、卯戌合、巳申合,三对。似乎只剩下其余三对可论吉。但是,古代三刑理论里头与六合相关的,又包括巳申寅互刑、午亥辰酉自刑,若按某古籍的举例解释,午与未合,因为午火自刑也沦为不正之弊,那么剩余不是合克的组合:亥寅合、辰酉合、午未合,也都被视为合中带刑,六对相合乃都“终见乖淫”,竟然没一对是好样的。可见纸上谈兵一刀切的说辞,实际上没啥真正的学术意义。

✍事实上六合理论在卦中的应用,自古一向套路繁多,发展到现代的成熟理论,六合之象首先应区分动静。若静为目标爻,动来合静,有分生合、克合、纯合三种类型,生合例如亥水动合安静寅木、克合如丑土动合安静子水,这两类在定性层面一律论生克,只在细节应期层面或论相合。纯合例如酉金动合安静辰土、戌土动合安静卯木,这个才在定性层面论“趋合”,如何定性详见《古筮真诠》六合章论述。

✍若动为目标爻,动来合动,或动变相合,首先定性上这属于传统六爻“三绊”理论中的动绊、化绊范畴,当然细化定性也分生合、克合、纯合三种类型,生合例如亥水与目标寅木彼此动合,若定性层面被定义为“假绊”,那么还是按亥水生寅木定性。克合例如目标子水变出丑土彼此相合,若定性层面被定义为“假绊”,那么还是按子水变出丑土回头克定性。纯合例如目标午火变出未土彼此相合,定性层面则只被定义为“化绊”。

✍以现代成熟的纳甲六爻理论观点,三刑信息不纳入定性分析,故而不管动爻合静爻、还是两动彼此相合,无论生合、克合或纯合类型,都不会因为合中带刑而影响原本应有定性。即使到了细化层面,合中带刑是否应论“不正与乖淫”之象,依然得看是否与对应现实相符合,不能一概而论。


作者:朱辰彬

留言评论
称呼
邮箱
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