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典籍《黄金策》解读(2)

04November

4:34 PM

95 次浏览

2 条评论

“长生帝旺,争如金谷之园。死墓绝空,乃是泥犁之地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《黄金策》的这段话,除了“空”指的是爻位于旬空,其他诸如长生、帝旺、死、墓、绝等,都是出自“长生十二宫概念”之一,总体的寓意是:

✍古代最初的六爻概念,金爻的长生在巳、木爻的长生在亥、水爻的长生在申、火爻的长生在寅、土爻寄生于火,其长生也在寅,由此类推十二宫。到了《增删卜易》经过实践之后,将土爻修正为寄生于水,长生也随之改为申,并以此类推了。

✍应用规则比较广泛,针对卦中特定的某爻而言,月令、动爻、变爻、爻自身、爻变出的爻旬空,都算作空的一种表达形式。同理,针对卦中特定的某爻,包括日令月令、动爻变爻、爻自身、爻变出之爻,理论上都存在“长生十二宫“之定位。

✍当日月、动爻、爻自身、爻自身的变爻,其地支是该爻的长生、帝旺方位,就好象身处于金秋成熟稻谷的丰收田园之中,产生收获感饱满的利好影响。

✍当日月、动爻、爻自身、爻自身的变爻,其地支是该爻的死、墓、绝方位,或恰好位于旬空,就好似身陷于被犁耕过的烂泥之地(一种说法“泥犁”指的是地狱处境),被困住了举步维艰。都是指向衰败不利影响。


古代六爻针对目标爻的以上定义,实际上概念清晰但应用规则宽泛模糊,发展到现代,学术实际应用的需要,让此方面的理论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:

✍无论是长生十二宫或旬空概念,都必须分开吉凶定性与细节取象两个层面分析,分层次论述才更为清晰实用,特别是长生十二宫信息,往往只有长生、帝旺、墓、绝这四个信息点,可以在吉凶定性层面上有条件的应用,其他诸如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病、衰、死、胎、养等宫位,只能运用在细节取象层面。

✍古代有月令对爻生旺墓绝的理论,但层次不分非常笼统,《古筮真诠》里已将这方面应用做了修正。在吉凶定性层面,月令上没有针对爻的生旺墓绝理论,诸如月墓导致爻衰败的理论,是站不住脚的。

✍日令对爻生旺墓绝的理论,在定性层面上则有限度保留,日令可以在吉凶层面对爻产生“生旺墓绝”的影响,其中日令临长生、帝旺可以令爻旺相,日令临绝位可以令爻衰败,但必须在服从卦理的条件下使用。日令临墓叫作“日墓”,属于吉凶层面三墓理论之一,要在区分真墓、假墓条件下,评判其对目标爻是否产生弊端影响。

✍卦中的动爻与变爻临生旺墓绝,理论上可以对目标爻的旺衰产生影响。但在经验操作上,动爻对目标爻长生帝旺、或动爻变出长生帝旺,这类所谓的旺相定义可以直接忽略。

✍动爻为目标爻的绝位,其衰败定义也可以直接忽略。动爻自变出其绝位,学术上称为“动爻化绝”,是定性层面定义无用动爻的其中一个典型格局。

✍动爻为目标爻的墓位,学术上称为“动墓”,属于吉凶层面三墓理论之一。一般要在鉴定真墓、假墓条件下,评判其对目标爻是否产生弊端影响。

✍一般动爻变出其墓位,学术上称为“动爻化墓”,古代理论归类为衰败之动或无用之动,现代经过实践过滤,发现其在吉凶层面不仅仅属于有用之动,而且还是卦象发出的指导信号之一。世爻用神动而变出其墓,则要在鉴定真墓、假墓条件下,评判其对目标爻是否产生弊端影响。

✍关于旬空,月令旬空对爻没有定性层面影响,多用于时空对轨的细节取象用途。动爻与变爻旬空,在吉凶定性层面可以忽略,一般只应用在分析应期、现状对轨等细节层面。

✍目标爻自身旬空的话,若其为动爻,自身旬空与化空,在吉凶定性层面可以忽略,只在应期、现状对轨等细节层面启动分析。目标爻若为静爻旬空,则要在鉴定真空、假空条件下,评判其对目标爻是否产生弊端影响。这与古代一刀切的定衰方式有区别,同时也否定了古代所谓“旬空不受克”的欠严谨说法。


“日辰为六爻之主宰,喜灭项以安刘;月建乃万卦之提纲,岂助桀而为虐”(出自《黄金策》)

《黄金策》的这段话,明确了传统六爻一卦之中,日令与月令的价值地位,其大概寓意是:

✍“日辰”指的是日令,它之所以被视为定性层面的核心信息之一,是因为它可以作用卦内的一切元素,包括动爻、变爻、静爻、藏伏之爻,统统都可以对它们施加利弊影响,就好似刘邦灭项羽之战那么的重要。

“月建”指的是月令,被视作定性层面的另一个重要核心信息,它和日令一样,也都可以作用卦内的一切元素,包括动爻、变爻、静爻、藏伏之爻。所以它的能力也很大,一旦站队帮助哪一方向,其利弊影响将特别的大,就好象助纣为虐一样。

《黄金策》于这方面的陈述,凸显了古代传统六爻学术上,日令、月令对卦爻的核心影响力,长期以来日令、月令、动爻、变爻,成为影响卦中之爻旺衰的四大作用力,古人甚至以此为分析标杆,逐一评估四大作用力单独对分析目标的旺衰影响,综合其旺衰影响的绝对数量比,得出预判结论,以及鉴别卦中某爻是否具备影响他爻的力量。当然六爻学术逐渐发展到现代,这种粗线条又异常繁琐的学术思维,已然显得落后,经过实践总结之后大幅改良的日令、月令价值及作用力,粗略阐述如下:

✍卦中的日令、月令,它们依旧可以各自作用卦内的一切元素,包括所有动爻、变爻、静爻、藏伏之爻。也还是定性层面影响卦中之爻旺衰的四大作用力之一。只不过按古代定义,日令月令的作用力量程度,与卦中动爻变爻的作用力均等,到了清代《增删卜易》,其实际展示的案例分析思维,已经逐渐摆脱这个固化框架,开始更加重视动变元素的影响力,谓之“动必有因”。到了现代的《古筮真诠》,更是开始从学术规律套路上,推翻了四大作用力均等的机械划分,把卦中动爻变爻的作用力度,拔到比日令、月令影响力更高的层次,重新定义了定性层面的学术框架,明确一卦之中的动爻变爻,是决定旺衰的最核心因素,一般情况下的日令与月令影响力,并不能改变卦中动兆作出决定的方向,只有特殊日月组合的异常聚力,才能短暂扭转这个由动兆主导旺衰的态势。 

✍卦中的日令、月令虽然在定性层面,对卦爻的直接作用影响力下降了,但它们依然是最核心的价值信息之一。这是它们对卦爻影响力之普遍性所决定的,它们就象太阳月亮普照大地一样,卦爻无不受到它们的辐射。在定性层面虽然它们一般情况下,都不能直接决定一爻旺衰定性(除非碰上特殊时效的卦象),但它们却能改变动爻变爻的状态,可以让一个动爻动而变废,在定性层面动了就好象没动一样,这种侧面影响力是动变之爻不能具备的。

✍卦中的日令、月令在应期细节层面、以及卦象的现状对轨等方面,更是作用非凡。在现状信息方面,日令与月令往往共同映射出事态的当前环境,反映出事态过去或目前的某些对应点。日令月令入爻、冲爻与合爻,也往往成为预判事态发生可能时点的分析依据。


留言评论
称呼
邮箱
网址